不毛之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基本解释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出处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的典故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占领郑国的首都,郑襄公见彻底完蛋,只好光着膀子向楚庄王跪地求和,答应郑国土地可以划给楚国,郑人做楚人的奴隶,只恳求给一块不毛之地度过余生。楚庄王见郑襄公真诚悔过,就答应了他的求和要求。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戏蝶游蜂 | 唐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人房。” |
| 继继存存 | 瞿秋白《〈赤都心史〉序》:“只见电影中继继存存陆续相衔的影像,而实质上却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影片。” |
| 树欲静而风不息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
| 架屋叠床 | 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架屋叠床,触目皆是。” |
| 目睹耳闻 | 《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 肉袒面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
| 身分不明 | |
| 送佛送到西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 倾肠倒腹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乌巨行禅师法嗣》:“若是临济儿孙,终不依草附木,资福喜见,同参今日,倾肠倒腹。” |
| 二把刀 |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