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二虎之力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基本解释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出处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九牛二虎之力的典故
周朝时期,周宣王听说公仪伯的勇力在诸侯中十分有名,就派人去请来询问他的勇力有多大,公仪伯回答能将蠢虫的腿折断,能抵挡秋天知了翅膀的扇动。周宣王大失所望地说自己能拖住九头牛的尾巴而不让其动弹。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天夺之年 | 清·顾贞观《栩园词弃稿》序:“渐有应者,而天夺之年,未口,辄风流云散。” |
| 轻尘栖弱草 | 汉·刘向《列女传》:“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尔!” |
| 泥蟠不滓 |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补于事,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
| 知一而不知二 | |
| 横挑鼻子竖挑眼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 请将不如激将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
| 通计熟筹 | 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臣关天培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 |
| 恍恍荡荡 | |
| 追风逐电 | 北齐·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 |
| 计上心来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