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驴非马的成语故事


拼音 fēi lǘ fēi mǎ

基本解释 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走了样;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非驴非马的典故

汉朝时,西域有一个龟兹国国王绛宾,在汉宣帝时多次访问汉朝,他对汉朝的文化特别喜欢,回国后大力推广汉朝的文化,这与西域的传统习俗大相径庭,人们认为他的这一套似是而非的东西是驴马杂交的骡子。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游手偷闲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诚以游手偷闲,所以长其心之淫欲,劳心劳力,所以增其量之所不能。”
他山之攻 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谈过其实 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尝谓谈过其实,辨而非真。”
腊尽春来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且说腊尽春来,到了正月初四日。”
重垣迭锁
百年之约 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
非人不传 《宣和书谱·行书·祭京》:“大抵学者用笔有法,自古秘之,必口口亲授,非人不传。”
专美于前 宋·陈亮《复杜伯高》:“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无使楚汉专美于前,乃副下交之望。”
樗栎庸材 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从轻发落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