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的成语故事
拼音 xìng zāi lè huò
基本解释 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
出处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幸灾乐祸的典故
春秋时,晋国发生灾荒,请求向秦国买粮。大臣百里奚赞同卖粮,秦国给晋国支援了大批粮食,使晋国渡过了灾荒。第二年,秦国发生灾荒,向晋国求援,晋国不肯帮助,大臣庆郑劝谏晋国君“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多愁多病 | 宋 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
| 煦煦孑孑 | 唐 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
| 车在马前 | 《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
| 浪子回头 |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
| 胁肩累足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传》:“尝患见疑,无以自白,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 |
| 天人路隔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 |
| 夭桃襛李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
| 怏怏不悦 | 宋 司马光《应诏论体要》:“其当职之人,已怏怏不悦,不肯同心以助其谋,协力以成事。” |
| 除害兴利 | 《管子 治国》:“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
| 软钉子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总办碰了他这么一个软钉子,气的又不敢恼出来,只得和他软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