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ù

基本解释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债台高筑的典故

战国后期,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他让西周公拼凑6000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就花完,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屡教不改 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油油腻腻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
兴波作浪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7回:“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
有始无终 汉 扬雄《法言 孝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
前徒倒戈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志坚行苦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欢眉大眼 谷峪《新事新办》:“凤兰欢眉大眼的坐在贵德的旁边。”
近悦远来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生灵涂炭 《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豆蔻年华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