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的成语故事
拼音 lòu wǎng zhī yú
基本解释 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漏网之鱼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襄公打败秦国,俘虏秦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晋襄公听信母后冤仇宜解不宜结的教诲,放了三人。大将先轸及阳处父立刻带兵去追赶。孟明视三人早就跑到了黄河边,跳进打鱼的小船逃走,成为晋国的漏网之鱼。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灭虢取虞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
| 百忍成金 |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 弄月嘲风 | 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
| 付之度外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
| 哑然失笑 | 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
| 古调单弹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 破家亡国 | 唐 杜牧《隋苑(红霞一抹广陵春)》诗:“却笑丘墟隋炀帝,破家亡国誊谁人?” |
| 口出不逊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说我讹他,还口出不逊,打了我一顿,求老爷公断。” |
| 久经考验 | 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斗争的实践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 |
| 赴汤跳火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