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不孥的成语故事


拼音 zuì rén bù nú

基本解释 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出处 《孟子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罪人不孥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人劝齐宣王毁掉周天子巡狩朝见诸侯的明堂,宣王征询孟子,孟子认为如果要实行王政就不能毁,因为周文王当年靠施行王政才统一天下,他罪人不孥,对鳏夫、寡妇、独夫、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齐宣王认为言之有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得意门生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气弱声嘶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声嘶,哽咽不出。”
膏梁子弟 唐 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率由旧章 《诗经 大雅 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枝辞蔓语 《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 〈民报〉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吾驳论者之文,列举其主要之点,而一一辨之,未尝有枝辞蔓语。”
齐名并价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前代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
食租衣税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
塞翁得马 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
盲风涩雨 清·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宁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涩雨;宁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
贵而贱目 汉 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