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褒贬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zì bāo biǎn
基本解释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出处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一字褒贬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根据鲁史编撰编年体史书《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14年共242年。《春秋》用笔严谨,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引文用笔,常用一字寓意褒贬。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麦穗两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
一寒如此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
德隆望重 |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
黔驴技穷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世世生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 |
行无越思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
月光如水 | 唐·赵嘏《江楼旧感》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夭。” |
一肚子坏水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鬼泣神嚎 | 清·陈梦雷《行路难》诗:“江淮南北化为鱼,鬼泣神嚎天暗黑。” |
粉妆银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0回:“贾母笑着,挽着凤姐的手,仍上了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四面粉妆银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