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ì wú fǎn gù

基本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义无反顾的典故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唐蒙征用大量民工,杀了部落酋长,引发骚乱。汉武帝让司马相如去平息事端。司马相如写《谕巴蜀檄》文告,要求巴蜀民众要“义不反顾,计不旋踵”,经沟通应酬,化解了矛盾。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如切如磋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血流漂杵 《尚书 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工于心计 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铁公鸡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他爹爹名叫卞龙,自称是‘铁公鸡’,乃刻薄成家,真是一毛儿不拔。”
裂土分茅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神差鬼使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
甘苦与共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授人以柄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轩轩韶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韶举。”
坐卧不安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