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骊获珠的成语故事
拼音 tàn lí huò zhū
基本解释 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出处 《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探骊获珠的典故
唐朝时期,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等到乐天家做客,大家商量各作一首《金陵怀古》。刘禹锡一气呵成做成一首。元稹等感慨地说:“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于是大家弃笔不做诗,开始喝酒作乐。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天壤之别 | 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
| 要言不烦 |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
| 误入歧途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
| 化为乌有 | 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
| 鸥鸟忘机 | 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
| 弹冠振衣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 天高地厚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
| 率土之滨 | 《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
| 混为一谈 | 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
| 关怀备至 |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