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的成语故事
拼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基本解释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论功行赏的典故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吃一堑,长一智 |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
| 卖官鬻爵 | 《宋书 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
| 渴者易饮 | 《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 无可否认 |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
| 齐烟九点 | 唐 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 为虺弗摧 | 《国语 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
| 中馈乏人 | 《周易 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
| 父子兵 |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
| 爱憎分明 |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
| 需沙出穴 | 语出《易·需》:“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和“需于血,出自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