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不为的成语故事


拼音 hé suǒ bù wéi

基本解释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为。

出处 《南史·孔琇之传》:“有小儿,年十岁,偷刈邻家稻一束,琇之付狱案罪,或谏之,琇之曰:‘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何所不为的典故

南朝时期,孔琇之担任地方官时,遇到一个十岁小孩偷割邻居的稻谷,邻居将他送到公堂。琇之按盗窃罪论处,手下人为小孩求情,琇之说:“一个人十岁就能做小偷,那么长大后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呢?”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操戈同室 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
粪堆上长灵芝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四折:“敢则是鸦窝里出凤凰,粪堆上长灵芝,这言语信有之。”
号寒啼饥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窃窃偶语 《金史·唐括辩传》:“每窃窃偶语,不知议何事。”
度日如年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辞严气正 《宋史·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建中雅量却敌,辞严气正,尤为厅伟。”
战无不克 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
鹰视虎步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
布衣之交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流荡忘反 宋·王禹偁《答张知白书》:“后人流荡忘反,盖其得也,荐宗庙,插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