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民如子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ì mín rú zǐ
基本解释 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视民如子的典故
春秋时期,公子僚当上吴王,长子光心存怨恨,他设宴让专诸扮作厨师杀掉吴王,自己成为吴王阖闾。他任用伍子胥为相国,任用孙武为将军,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生活十分俭朴,视民如子,几年后,吴国就成为强国。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高姓大名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
| 虚费词说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2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说。” |
| 心术不正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
| 啮血为盟 | 揆郑《哀政闻社员》:“杨度初时,倡言排满,与黄兴、刘揆一啮血为盟,图为刺客,将赫然革命之健者。” |
| 百六阳九 |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
| 亘古奇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从来稀有,亘古奇闻。” |
| 箭穿雁嘴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 |
| 如花似玉 |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
|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 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
| 报仇雪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