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之务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ù jí zhī wù

基本解释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不急之务的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太子孙和自幼聪敏过人,爱好文学,善于骑射,深受孙权的喜爱。当时一些官僚热衷下围棋,常因谈论下棋而耽误公事,孙和对他们说:“下棋只是消遣娱乐而矣,人应该杜绝那些无益的欲望,舍去那些不急之务。”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应俱全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势合形离 三国 魏 何晏《景富殿赋》:“桁梧复迭,势合形离。”
始终如一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岌岌可危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一五一十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终日不倦 《孔子家语·致思》:“吾闻可以为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
相得益章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不食人间烟火 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心满意足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离乡背井 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