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臭万年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í chòu wàn nián
基本解释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出处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遗臭万年的典故
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专揽朝政,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他位高权重,野心萌发,一次躺在床上说:“人生在世不能默默无闻。”亲信们不敢吭声,他从床上坐起接着说:“一个人即使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该遗臭万年。”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煽风点火 | 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风点火。” |
能文善武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
握钩伸铁 | 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
大锣大鼓 | 邹韬奋《萍踪忆语》:“我们一方面看着有些人替罗斯福‘复兴计划’大锣大鼓地吹着,一方面再看看所谓‘御用工会’的潜势力。” |
耳鬓相磨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
一笑了之 | 沙汀《淘金记》:“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 |
齿豁头童 |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
兵强将勇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苛捐杂税 | 郭沫若《天地玄黄 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
本本分分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