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饿夫的成语故事
拼音 xī shān è fū
基本解释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
出处 《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则西山饿夫、东土黜士,名启施于后世。”
西山饿夫的典故
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后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愿出来为官,感到十分耻辱,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最后饿死在山中。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说好说歹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我赶眼错就走出来,还要拦阻,又说好说歹,放了我来。” |
| 进退失所 | 清·唐才常《辨惑》:“然则漠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旁,其与存者几何?” |
| 杯中物 | 晋 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 附赘悬肬 | |
| 蚌病成珠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
| 前程万里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1卷:“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
| 柳营试马 | |
| 怜新厌旧 | 明·高启《新弦曲》:“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 |
| 得君行道 |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
| 铩羽暴鳞 | 南朝·宋·鲍照《侍郎上疏》:“铩羽暴鳞,复见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