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逐逡的成语故事
拼音 hán lú zhú qūn
基本解释 逡,狡兔名。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
韩卢逐逡的典故
传说古代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是韩子卢,而跑得最快而且狡猾的兔子是东郭逡。一天一只韩子卢追逐东郭逡,围绕三座山跑了五圈,韩子卢还是没有追上东郭逡,结果两者都累死了。一个农夫刚好路过,轻易地捉住韩子卢和东郭逡。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杖钺一方 | 《尚书·牧哲》:“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 鞭约近里 | 宋 朱熹《答范伯崇书》:“凡事自立章程,鞭约近里,勿令心志流漫。” |
| 冥顽不灵 | 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
| 安邦治国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
| 赫赫有声 |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
|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 |
| 蜚鸟尽,良弓藏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
| 通儒达士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
| 绵绵缗缗 | 清·梅曾亮《盋山余霞阁记》:“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 |
| 鬼咤狼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