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基本解释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伯俞泣杖的典故

相传古代有名的孝子伯俞犯了错误,他的母亲拿拐杖打他,伯俞哭了,母亲觉得奇观,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以前我犯错时你打我,我感觉到痛,如今你老了,不能打痛我了。是我不好,还让年迈的你为我操心,心中有愧。”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西方净国 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厝火燎原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惟近日东北用兵,聚三大帅娄十万众,尽没辽水,坐成厝火燎原之势,差为不竞耳。”
金帛珠玉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其气非金帛珠玉也,不可求于人也。”
白云青舍
风月常新 唐·张泌《妆楼记·印臂》:“以绸缪记印于臂上,文曰:‘风月常新。’印毕,渍以桂红膏,则水洗色不退。”
诛求无已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
心旌摇曳 《史记 苏秦列传》:“心摇摇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坐而待曙 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以资切磋 《诗经·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自遗伊戚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