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


拼音 chún gēng lú kuài

基本解释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 《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莼羹鲈脍的典故

西晋时期,吴县人张翰才思敏捷,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经常与朋友外出喝酒聊天,吃莼菜羹与红脍鲈鱼。他曾到洛阳大司马府做官,见官场黑暗,不由得想起家乡的莼羹鲈脍,就毅然辞官,悄悄地回到故乡。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识才尊贤 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羊入虎口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6回:“犹如驱羊入虎口耳。”
河梁携手 汉·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吊古伤今 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封豨修蛇 《淮南子·修务训》:“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
饥飡渴饮
肩背相望 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今夫旦中之医,弟与悔木标榜而起,贵邑中不乏肩背相望。”
巧言如簧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襟裾马牛 语出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孜孜汲汲 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陛下可不追鉴往事,惟新令图,循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而乃孜孜汲汲,极思劳神,循无已之求,望难必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