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耳盗钟的成语故事
拼音 sāi ěr dào zhōng
基本解释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 《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塞耳盗钟的典故
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日中为市 |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人心惟危 |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随行逐队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行逐队。” |
看家本事 | 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 |
断缣零璧 | 叶景葵《〈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 |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
千头万绪 | 宋 朱熹《朱子类语》:“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
命在朝夕 | 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
寡廉鲜耻 |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如山压卵 |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刘崇乌合之众,苟遇王师,必如山压卵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