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高车的成语故事
拼音 sì mǎ gāo chē
基本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
驷马高车的典故
西汉时期,东汉郡狱吏于公为人清正廉明,执法公正无私,他坚持为郡内孝妇鸣冤叫屈,终于在新任太守手中为她平反昭雪,老百姓为他建生祠,把门建得可以让驷马高车通过。他的儿子于定国后来官至廷尉,于家门庭更加荣耀。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坐收渔利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无动于衷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
各式各样 | 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
山珍海味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
曾经沧海 |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香消玉殒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
胆大包天 |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
对簿公堂 |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
口耳之学 | 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
十之八九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