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当访婢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ī dāng fǎng bì
基本解释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出处 《宋书·沈庆之传》:“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谋之,事何由济?”
织当访婢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要向北方扩展疆土,派王云谟等人督师北伐,沈庆之一再向文帝规劝,力陈以前北伐失败的教训,文帝很扫兴,便叫几个文官与他争辩出兵事宜。沈庆之说治国与治家一样,耕当问奴,织当访婢,跟白面书生说这些没有用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拈轻掇重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可便扫床也波叠被。” |
| 主情造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
| 二人同心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 深根固柢 |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 挨门逐户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1回:“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挨门逐户的分派;约齐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
| 金尽裘弊 |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 风烛之年 |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 烹狗藏弓 |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 痛入心脾 |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
| 如日方升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