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下架屋的成语故事
拼音 wū xià jià wū
基本解释 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屋下架屋的典故
晋朝时期,庾仲初写了《扬都赋》送给庾亮,庾亮极力抬高其身价,说可以与张衡的《二京赋》以及左思的《三都赋》媲美。于是人人争相抄写。太傅谢安则认为评论过高,这是屋下架屋,处处模仿别人的作品,内容十分乏味。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一本万利 |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
| 钻牛犄角 | 老舍《赵子曰》:“有人要是非钻牛犄角死想不可,他一定是傻蛋。” |
| 糖舌蜜口 | 《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
| 王公贵戚 | 《宣和画谱 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
| 一登龙门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
| 名重当时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
| 诗肠鼓吹 |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
| 顶踵尽捐 | |
| 勃然作色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