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为郎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ái shǒu wéi láng
基本解释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出处 《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白首为郎的典故
西汉时期,汉武帝去巡视郎署,见到两鬓斑白的郎官颜驷,就问他何时为郎官。颜驷说汉文帝时就当郎官了,汉武帝问他为什么老而不遇?他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所以我至今还是一个郎官。”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竭诚相待 |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指名道姓 | 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
攻无不克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亲上做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偏我不如他,我仁者能仁,身里出身的根脚,又是亲上做亲,况兼他父命。” |
首如飞蓬 | 《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尽善尽美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
静言庸违 |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
百里挑一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三阳开泰 |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没衷一是 | 郭沫若《盲肠炎 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