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言詈辱的成语故事
拼音 sì yán lì rǔ
基本解释 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奉阇梨》:“或得酬谢不满意,辄肆言詈辱。”
肆言詈辱的典故
宋朝时期,宜黄县疏山寺僧奉阇梨擅长操办水陆道场及颂咒偈,经常为人做道场。到老年患有喉疾,说话声音不清晰,因此进入道场前要喝几杯鸡汤润喉助气。有些人不清楚他的这个爱好,没有给他鸡汤或者招待不周,就会得到他的肆言詈辱。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清酌庶羞 | 唐·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奉清酌庶羞之奠,敬祭示吕八兄化光之灵。” |
雕肝镂肾 | 清·许印芳《<诗品>跋》;“虽极雕肝镂肾,亦终惝恍而无赁。” |
恶语伤人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
绵言细语 | |
赏罚分明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
万夫不当之勇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
月晕础润 |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八节:“今日中国之现象,其月晕础润之几既动矣。若是乎,则智育将为德育之蠹;而名德育而实智育者,益且为德育之障也。” |
一尘不到 | 唐·唐彦谦《游清凉寺》诗:“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
抹一鼻子灰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
功行圆满 |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