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n dì zhì yí
基本解释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因地制宜的典故
从前长安城里有一个佝偻人郭骆驼以种树为生,很多有钱人争相请他去移栽树木,因为他有丰富的种树经验,经他移栽的树木长势很好,有人询问经验时,他说只是因地制宜,让其自然生长,很多人从他种树经验上悟出治国的道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知难而行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
| 虎咽狼餐 | 元·无名氏《耍孩儿·拘刷行院》:“虎咽狼餐胜似趁熟,酄得十分透。” |
| 保国安民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
| 胸中无墨 | 宋·吴子良《林下偶谈》:“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 |
| 徘徊不前 | 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林彪又消极抗令,徘徊不前,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 |
| 删华就素 | 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孟光桓少君得同心为匹,皆能删华就素,遂夫之高。” |
| 怀黄佩紫 | 《梁书 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 |
| 虎视鹰瞵 | 清·洪楝园《后南柯·伐檀》:“虎视鹰瞵萃列强,竞称兵要犯封疆。” |
| 一概而论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
| 何足介意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