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邦的成语故事


拼音 fù mǔ zhī bāng

基本解释 指祖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父母之邦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箝口结舌 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诏书始于求谏,而终于拒谏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
坐吃享福
先为之容 汉·邹阳《于狱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斐然可观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
深文巧劾 《周书·苏绰传》:“今之从政者不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
忧心如薰 《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炎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薰。”
急人之危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鼓角相闻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怨词詈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
询谋咨度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但海性既偏执,又不能询谋咨度,喜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