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邦的成语故事


拼音 fù mǔ zhī bāng

基本解释 指祖国。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父母之邦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生死予夺 《韩非子 三守》:“使杀生之机,予夺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荀子 王制》:“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不可偏废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三三四四 汉·王延寿《梦赋》:“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足旁)而历僻。”
羽毛未丰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堂皇正大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
巾帼英雄 《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捉衿见肘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欲盖弥彰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汲汲皇皇 宋 陆九渊《与周元忠》:“疑而后释,屯释之极,必有汲汲皇皇,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
闭门却扫 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