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壁立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ā tú bì lì

基本解释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家徒壁立的典故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贫寒,生活十分艰难。他的朋友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两人私订终身,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丘之貉 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老羞成怒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爱人以德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信誓旦旦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当务之急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意中人 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一点一滴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改头换面 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无地自容 《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精卫填海 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