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的成语故事


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基本解释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出处 《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铤而走险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灵公为扩大实力争当霸主,在扈地会合诸侯,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怀疑他对付自己。为缓和矛盾,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信中表示愿意友好,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而没必要造成双方铤而走险去打仗。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显而易见 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举贤使能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浮光掠影 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渴而掘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论功行赏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嚼铁咀金
发蒙振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祸国殃民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妙想天开 邹韬奋《萍踪寄语》:“现在各处的教育当局却妙想天开,等到这试用期满,纷纷藉口停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