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推敲的成语故事


拼音 fǎn fù tuī qiāo

基本解释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出处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反复推敲的典故

唐朝时期,诗人贾岛因考试不中就去当和尚,法名无本。他爱好作诗,作诗时十分认真。一次得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便去请教韩愈,韩愈建议他用“僧敲月下门”,韩愈被贾岛的这种严谨治学所感动。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永志不忘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动天地,泣鬼神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朝气蓬勃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吉祥如意 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嫁犬逐犬 清·李渔《奈何天·逼嫁》:“却不道嫁犬逐犬,切莫要看样画葫芦,又把那别新郎的铺盖卷。”
迫不及待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愤世嫉俗 唐 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夫妻反目 《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虎头虎脑 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