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徵之声的成语故事
拼音 biàn zhǐ zhī shēng
基本解释 徵: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指悲凉的音乐。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变徵之声的典故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请义士荆轲与高渐离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变徵之声,慷慨激昂,一行人洒泪告别。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千夫所指 | 清 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千夫所指,其倾覆可立而期。” |
| 事败垂成 | 明·梁辰鱼《浣纱记·乞降》:“九仞为山,功亏一篑,料想不劳而集,事败垂成。” |
| 红得发紫 | 靳凡《公开的情书》:“她仗着出身好,业务好,红得发紫。” |
| 不愧下学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
| 墙倒众人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 |
| 罪孽深重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流贼》:“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
| 体无完皮 | 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
| 典身卖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就典身卖命,也酬谢师恩。” |
| 鹤唳华亭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
| 飙发电举 | 《明史 戚继光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