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须换袍的成语故事
拼音 gē xū huàn páo
基本解释 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割须换袍的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钟繇攻蜀未成,退守潼关,就改派曹洪、徐晃驻守潼关,才九天时间曹洪丢了潼关。曹操率军亲自攻打潼关,结果被马超打得大败,为了逃命,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须,丢掉自己的战袍,化装逃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行间字里 |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
寻踪觅迹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
虎体鹓斑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斑将相孙。” |
见风使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驶船,看眼色行事。” |
朝真暮伪 |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诗:“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
阳解阴毒 | 明·李贽《答来书》:“盖彼皆君子路上人,决无有匿怨友人,阳解阴毒之事。” |
还元返本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归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谓还元返本,归根复命之道。” |
偷懒耍滑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这种事谁也不再提平常他们最看重的工分问题,更没有人偷懒耍滑。” |
吹灯拔蜡 | 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
抱屈衔冤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