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车下走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ì chē xià zǒu
基本解释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释车下走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景公出游到少海,宫廷派人来报告说相国晏婴病得非常厉害。如果回去晚了就见不到他的面了,景公急忙上了车,刚走不远,景公认为车夫驾得太慢,就亲自驾车往回赶。又没走多远,他还认为马太慢就跳下马车徒步往回跑。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求仁得仁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化为泡影 | 郭沫若《洪波曲 第七章 一》:“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黄河决堤,使豫东成为泽国,也就化为了泡影。” |
功成行满 |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
好谋善断 |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可望而不可及 | 郭沫若《月蚀》:“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 |
离群索居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
死眉瞪眼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
恩威并重 |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疲于奔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
学然后知不足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