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的成语故事


拼音 kāi yuán jié liú

基本解释 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出处 荀况《荀子 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开源节流的典故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东碰西撞 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吃闭门羹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篡位夺权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凶玩很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
沽激虚名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
点水不漏 《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娉婷婀娜
泪下如雨 《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
舌锋如火
我黼子佩 汉·扬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
强聒不舍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