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ù shǒu jiù qín

基本解释 束:捆;绑;就:接受。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 《宋史 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束手就擒的典故

公元945年,契丹军将后晋军队围困在阳城,后晋军队的供需被切断,内外隔绝,生活十分困难,军心不稳。晋将苻彦卿有勇有谋,向主将张彦泽、皇甫遇建议与其在此束手就擒还不如战死,就分析天时地利人和,出其不意绕到契丹军后方发起进攻取得胜利。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十夫楺椎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高世之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臣光曰: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
浮语虚辞 《东观汉记 隗嚣传》:“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渔翁得利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尺蠖求伸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心焉如割 《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寂寂寞寞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惟此冬时寂寂寞寞,毫无意趣,只好时刻在枕衾中过日,出户便觉扫兴。”
藉草枕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兵车之会 《穀梁传 庄公二十七年》:“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这才合了俗语说的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