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可移,判不可摇的成语故事
拼音 nán shān kě yí,pàn bù kě yáo
基本解释 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出处 《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南山可移,判不可摇的典故
唐睿宗时,太平公主蛮横无礼,大肆侵吞百姓的财产。一次她的手下到农民家抢走碾石,农民告上雍州官府,司户李元纮判交还碾石。李的上司窦怀贞害怕得罪了太平公主,亲自要李元纮改判。李元纮气愤地告诉他南山可移、判不可动摇。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意合情投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自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 |
| 下车伊始 | 《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 |
| 血泪斑斑 |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上卷:“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 |
| 热门货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过去很少出售的大麦、荞麦,现在忽然成了热门货,五千钱一石,仍然供不应求。” |
| 背槽抛粪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
| 咀嚼英华 | 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
| 瞒天昧地 | 元 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 |
| 沉湎酒色 | 《尚书·泰誓上》:“沉湎酒色,敢行暴虐。” |
| 片光零羽 | 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 |
| 窃钩窃国 |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