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求雨的成语故事


拼音 jǐng gōng qiú yǔ

基本解释 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

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景公求雨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大旱,百姓错过播种季节。齐景公召集群臣商议加赋求雨之事,晏子坚决反对景公求山神与河伯这些没用的神鬼,要他亲自走出宫去与百姓一道抗旱。景公听从晏子的话,来到荒野察看民情,三天后终于下起了大雨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耒耜之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王者八政,以食为本,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
一眨巴眼 老舍《小坡的生日》四:“可惜新年也和别的日子一样,一眨巴眼儿就过去了。”
九旋之渊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之野,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
冥昭瞢暗 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不识高低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功同赏异 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懋迁有无 《尚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
迎意承旨 《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刘氏多智,善迎意承旨,其他嫔御莫得进见。”
悬门抉目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发奸露覆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序》:“窃怪二千年来,通人大儒,肩背相望,而咸为瞀惑,无一人焉发奸露覆,雪先圣之沉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