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成语故事


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基本解释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的典故

春秋时,晋国的公子夷吾求秦国帮他登上王位,并答应给五座城池。夷吾成为晋惠公后就违背诺言。后来秦国遇饥荒向晋国借粮,晋惠公也没答应。大臣虢射对晋惠公说:“我们借粮也不能改善关系,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货而不售
消愁释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毕力同心 唐 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向隅独泣 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鸾歌凤吹
病染膏肓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怙恩恃宠 《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徙,媚以求官,恃势怙宠之辈,渔食百姓,穷破天下。空竭小人。”
天假之年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修短随化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问道于盲 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