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挂冠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én wǔ guà guàn
基本解释 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 隐逸传下 陶弘景》。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神武挂冠的典故
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辞官后,他就隐居山林。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天相吉人 | 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
| 土生土长 | 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好的,是土生土长,联系群众,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 |
| 反戈一击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
| 大势所趋 | 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
| 药石无效 |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 豁然开朗 | 晋 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 是非曲直 | 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 争分夺秒 |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 张徨失措 |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徨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