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动众的成语故事
拼音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基本解释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兴、动:发动;众:指大队人马。
出处 《吴子 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兴师动众的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西河太守吴起与魏武侯魏击谈论怎样才能做到战无不胜,吴起就用兵经验发表看法,君主要倚仗:将军在战场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作战,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士兵不怕死,要奖罚分明。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千金买赋 |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 |
| 乐山爱水 | |
| 屡次三番 | 瞿秋白《乱弹 一种云》:“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 |
| 童子何知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
| 余响绕梁 |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 希世奇宝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希世奇宝。” |
| 衣食之谋 | 宋·陆游《谢参政启》:“比坐啼号之迫,浪为衣食之谋。投檄无缘,强颜可笑。” |
| 风华浊世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他一看,见是个风华浊世的佳公子,先觉得人如其文。” |
| 来者勿拒 | 《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令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
| 辩才无阂 |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