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坂走丸的成语故事
拼音 xià bǎn zǒu wán
基本解释 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下坂走丸的典故
唐朝时期,中书侍郎张九龄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到皇帝的赞许。他不但能很好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且是有才的诗人。他能言善辩,每当谈论经书时总是滔滔不绝,像下阪走丸一样毫无阻碍。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钩深索隐 | 《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 哑巴亏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4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
| 怕死鬼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14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 |
| 无补于事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
| 歌台舞榭 | 唐·吕令问《云中古城赋》:“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蛮争触斗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
| 乘间伺隙 | 宋·王谠《唐语林·言语》:“或恐诸王公主,谒见频频,乘间伺隙;复恐女谒用事,臣下阴谋。” |
| 弄璋之庆 | 明·赵弼《木绵庵记》:“喜公有弄璋之庆,万事足矣。” |
| 漂蓬断梗 | |
| 狠心辣手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