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难副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èng míng nán fù

基本解释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名难副的典故

东汉时期,知识分子经过举荐和征召进入仕途,黄琼出身于宦官世家,由众多公卿推荐入京应召,他到洛阳附近的嵩阳县时装病不去,好友李固给他写信,劝他应聘做官。如果不去就会让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黄琼决心用行动证明名副其实。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苌弘化碧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做张做智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回头一看,见丈夫手忙脚乱,做张做智,老大疑惑。”
一匡九合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宽心丸 浩然《艳阳天》第107章:“马老四连连摆手说:‘你别给我宽心丸吃了。’”
卖儿鬻女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家道壁立 《南史·徐孝克传》:“陈亡,随例入长安。家道壁立。”
直上直下 《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直上直下之道。”
横峰侧岭 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顾大局,识大体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我们相信,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的。”
柳绿桃红 明 无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试看这柳绿桃红……青山绿水,宝马香车,游人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