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的成语故事


拼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基本解释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濮上之音的典故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九泉之下 《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醉翁之意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名不符实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
贵在知心
不偏不党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兼爱下》:“《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
麟凤一毛 唐·张怀谨《书议》:“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
打闷葫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不遑枚举 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凡兹文明之事业,不遑枚举。”
轻徙鸟举 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狐鸣枭噪 唐·韩愈《永贞行》:“狐鸣枭噪争署置,睗跳踉相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