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钟应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基本解释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出处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山崩钟应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殿前的大钟无缘无故地自动大响,很多人觉得奇怪,就跑去问张华是怎么回事。张华告诉他们这是蜀郡发生地震或山崩引发钟的共振。为了验证这话,有人亲自去蜀郡查看,果然如此。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谈吐风雅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一回:“钱江听罢,暗忖这人气宇非凡,谈吐风雅,倒把人民两字记在心中,料不是等闲的。” |
| 逆天悖理 |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 |
| 自相残害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
| 卧鼓偃旗 | 《周书·王思政传》:“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 |
| 救难解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
| 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
| 瓦解冰泮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
| 簪缨门第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安老爷家,通共算起来,内外上下,也有二三十口人,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
| 丰杀随时 | 《晋书·礼志》:“礼典轨度,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 |
| 计穷途拙 | 明·孙梅锡《琴心记·相如倦游》:“相公,休怯。你病人凋梧,贪依衰草,一时计穷途拙,且自藏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