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钟应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基本解释 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出处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山崩钟应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殿前的大钟无缘无故地自动大响,很多人觉得奇怪,就跑去问张华是怎么回事。张华告诉他们这是蜀郡发生地震或山崩引发钟的共振。为了验证这话,有人亲自去蜀郡查看,果然如此。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小家子相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宏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
无声无色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月下星前 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一折:“你可休眠思梦想,月下星前自主张。”
苦心极力 宋·陆九渊《黄公墓志铭》:“为文操笔立成,藻思赡蔚,统记不紊,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
文房四士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行则连舆,止则接席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胡作胡为 洪深《赵阎王》第六幕:“我没有法子,只好依从,到后来溜了手,才胡作胡为的呀!”
故宫禾黍 《诗经 王风 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寸草衔结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鱼龙王报德》:“虽虮虱微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思报洪恩。”
黼黻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