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齐鸣的成语故事


拼音 jīn gǔ qí míng

基本解释 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金鼓齐鸣的典故

古代军队行军作战都离不开“金”与“鼓”,命令军队行动与进攻就打鼓,即鸣鼓而攻,而命令军队停止或退回就击钲,即鸣金收兵。这种击鼓而攻、鸣金收兵的做法在各个朝代基本上是通行的,到了明朝时,有时也会金鼓齐鸣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千乘之国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沉冤莫雪 唐 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气愤填膺
宁戚叩牛
璧合珠联 见“璧合珠连”。
敢怨而不敢言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雪泥鸿迹 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聚沙成塔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寡情薄意 《水浒传》第一一○回:“公孙胜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柔枝嫩条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