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鼾睡的成语故事
拼音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hān shuì
基本解释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出处 宋·杨亿《谈苑》:“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的典故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鲁阳挥日 | 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 |
进退有节 | 唐·王起《昆明池习水战赋》:“观乎作军政,临武事,进退有节,沿回趋利。” |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
东壁余光 | |
高名上姓 | |
铿锵顿挫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
尧趋舜步 | 《宋史·乐志》:“皇帝降席,流云四开,尧趋舜步,下蹑天堦。” |
独行其道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扶危济急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
变色之言 | 《汉书 匡衡传》:“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