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不苟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zì bù gǒu

基本解释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一字不苟的典故

唐代两浙观察使高适过杭州清风岭题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后来过清风岭时想把“一”字改为“半”字,和尚告诉他义乌骆宾王已早帮他把“一”字改为“半”字。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不期而遇 南朝 梁 简文帝《湘宫李智倩法师墓志铭》:“不期而遇,襄水之阳。”
齿弊舌存 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徒托空言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势不可挡 《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女大十八变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幽州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回光返照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身不遇时 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避重就轻 宋 刘挚《忠肃集 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依然如故 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不堪一击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