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一警百的成语故事
拼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基本解释 警:警戒,也做“儆”。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出处 语本《汉书 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庸庵笔记 威丰季年三奸伏诛》:“用特惩一儆百,期于力振颓靡。”
惩一警百的典故
西汉时期,河东太守田延年巡视霍光的家乡平阳发现市场吏尹翁归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奏请皇上任命他为东海太守。东海是一个强盗横行的地方,尹翁归决定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逮捕处决当地豪强许仲孙,于是东海变得安定起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罪不可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
| 退步抽身 | |
| 梳文栉字 | 清·曾国藩《朱慎甫遗书序》:“袭为一种破碎之学,辨物析名,梳文栉字,刺经典一二字,解说或至数千万言,繁称杂引,游衍而不得所归。” |
| 博带褒衣 |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 三头两绪 | 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 |
| 大厦栋梁 |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 祸兴萧墙 | 唐·鲍溶《长城作》:“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
| 坐卧针毡 | 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灵庆得命回家,十分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
| 缩地补天 | 《旧唐书 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
| 从恶若崩 |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