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缺的成语故事
拼音 tuò hú jī quē
基本解释 亦作“唾壶敲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唾壶击缺的典故
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对时局十分关切,常忧国忧民,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三跪九叩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
| 宿雨餐风 | 明·陈汝元《金莲记·证果》:“梯山航海,白发将侵,宿雨餐风,红颜非故。” |
| 咬姜呷醋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礼祠主膳,淡吃齑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 |
| 甘食好衣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 防患未萌 | 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 |
| 咫尺千里 | 唐 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 薏苡之谤 | 《旧唐书 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
| 人烟凑集 | 明·范受益《寻亲记·托梦》:“连日在途,人烟凑集,不敢下手。” |
| 损上益下 | 《周易·益》:“益,损上益下,民悦无疆。” |
| 积于忽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