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犬吠尧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é quǎn fèi yáo

基本解释 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

出处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桀犬吠尧的典故

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文士,“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文学家枚乘等人都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因他们不但有文才,而且也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不愿随从,便上书劝谏。可吴王刘濞听不进去,邹阳便和枚乘等人一起投奔了梁孝王刘武。但是梁孝王的心腹公孙诡等人嫉妒邹阳,在梁孝王面前说了邹阳等不少的坏话。梁孝王一怒之下便将邹阳关进监牢,并准备把他处死。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为自己辩白,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文《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上名人被疑甚至被迫害至死而实际上都是忠贞之士的事例,提醒梁孝王细察真情,重用贤才,不要冤枉好人。他还说道:“今人主(实指梁孝王)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极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土,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盱衡厉色 《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一依旧式 《隋书·高祖纪》:“隋国置丞相以下,一依旧式。”
托物寓感 明·王炜《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一坐一起 《吴子·论将》:“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
隐鳞戢翼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事过景迁 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竿头一步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璇霄丹阙 宋洪迈《夷坚志补 礼斗僧》:“吾比者夜礼北斗,若有感遇,今神识所游,盖钧天紫府中,至所受用,乃天浆甘露,其去璇霄丹阙不远矣。”
无瑕白玉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重床迭屋